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合作单位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将双方优势学科“地理学”与“水资源学”、“水文学”强强联合,在亚热带生态系统、气候环境、旱涝灾害等领域,深入开展高质量交叉学科前沿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经双方联合申报,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亚热带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与管理”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执行时间3年,每年选派5人赴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和访问交流,具体选派类别等信息如下表所示:
选派类型 |
选派规模(人/年) |
留学期限(月) |
人员范围 |
攻读博士学位 |
1 |
36-48 |
3年级硕士生 |
联合培养博士生 |
2 |
6-24 |
博士生 |
访问学者 |
1 |
3-12 |
专任教师 |
博士后 |
1 |
6-24 |
青年教师 |
弗林德斯大学作为澳大利亚的顶级大学之一,位列澳大利亚大学排行榜第10名,全球大学排名更是进入前2%的顶级行列。作为英联邦大学协会的成员,弗林德斯大学授予的学位国际公认。弗林德斯大学以高质量教育和创新性研究见长,是国际大学联络组织 (INU) 和创新研究大学联盟 (IRU) 的成员。弗林德斯大学在水资源学、水文学和地下水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和研究水平。弗林德斯大学是澳大利亚国家地下水研究和培训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Groundwater Research and Training,NCGRT)的总部所在,NCGRT是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于2009年设立的卓越研究中心。拥有包括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和工程院院士(FTSE)和美国国家地下水协会达西讲师(Darcy Lecturer)在内的数十位科学家,是澳大利亚在上述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工作的最大学术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发布的学科排名中,弗林德斯大学的水资源科学高居全球第12位。
2025年度留学人员申报与选拔流程
序号 |
时间 |
步骤 |
具体内容 |
1 |
2025年3月1日前(第一批); 2025年9月1日前(第二批) |
人员选拔 |
1.项目单位开展人员选拔,确定各项目拟推荐人选; |
2 |
2025年3月1日-10日(第一批); |
人员申请 |
1.项目单位组织拟推荐人选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s://sa.csc.edu.cn/student)进行网上申报; |
3 |
2025年3月20日前(第一批); |
项目单位审核 |
1.项目单位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
4 |
2025年3月20日-4月(第一批); |
国家留学基金委复核 |
1.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对申请人材料进行抽查复核; |
5 |
2025年4月底前(第一批); |
录取 |
项目单位可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自行下载打印录取通知和录取名单,并通知留学人员及时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录取结果,下载打印录取文件,办理后续派出手续。 |
6 |
2025年5月起(第一批); |
派出 |
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
地理科学学院2025年度第一批留学人员选拔时间节点安排
2025年2月12日前,有意向申报的师生按照留学基金委的要求,准备申报材料(申报材料清单列表和要求附后,或者登录留学基金委网站查看要求https://www.csc.edu.cn/chuguo/s/3291);
2025年2月15-28日,学院进行选派评审和公示;
2025年3月1-10日,学院向留学基金委提交正式申报材料;
2025年3月11-20日,学院审核推荐材料并出具推荐意见。
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一(访问学者、博士后)
一、申请材料列表
1.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访学类)
2. 《单位推荐意见表》
3. 国外单位邀请信
4. 外方合作者简历
5. 外语水平证明
6. 职称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
7. 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8.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材料审核表》(由项目单位上传)
注:请按以上顺序准备申请材料,并按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上的说明将相关材料扫描并上传至信息平台。
如提供的材料中有英语以外语种书写的,务必提供中文翻译件。
申请人是否需要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以项目单位要求为准,项目单位无需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纸质材料。
二、申请材料说明
1.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访学类)
申请人需自行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网上报名系统,并按要求如实在线填写申请表;填写完申请表并确认无误后,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提交。申请表中的有关栏目视实际情况及项目要求进行填写,如无相关情况可不填。如填写有误(如留学期限、留学国别等)可提回修改。网上申请表正式提交并由项目单位接收后将不能提回及修改。如项目单位明确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申请人应确保提交的书面申请表应与网上报名信息内容一致。
2. 《单位推荐意见表》
《单位推荐意见表》的电子信息由项目单位负责输入网上报名系统。《单位推荐意见表》在申请人打印申请表时由网上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申请人在网上报名阶段此表不在报名系统中显示)。项目单位应在仔细确认表中列明的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且无异议后,再针对每位申请人填写内容。未提交单位推荐意见的,或单位推荐意见为“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学术诚信、身心健康方面不合格”、“材料不属实”、“所在单位不推荐”的,不予通过。
3. 国外单位邀请信
正式邀请信一般应由外方教授/邀请单位签发,并使用留学单位专用信纸打印。如网申时尚未获得正式邀请信,可先提交意向性邀请信。
4. 外方合作者简历
主要包括国外合作者的教育、学术背景;目前从事科研项目及近五年内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在国外著名学术机构任职情况等,原则上不超过一页。国外合作者简历应由其本人提供并签字。申请时未确定国外合作者的请上传个人说明。
5. 外语水平证明
申请人应按创新项目外语水平要求提交相应的有效外语水平证明。
6. 职称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
申请人所持有的最高职称、最高学历及学位证书。
7. 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申请人应上传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包含个人信息、证件有效期和发证机关)。
8.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材料审核表》(由项目单位上传)
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培博士生)
1.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研究生类)
申请人需自行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网上报名系统,并按要求如实在线填写申请表;填写完申请表并确认无误后,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提交。申请表中的有关栏目视实际情况及项目要求进行填写,如无相关情况可不填。如填写有误(如留学期限、留学国别等)可提回修改。网上申请表正式提交并由受理单位接收后将不能提回及修改。如受理单位明确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申请人应确保提交的书面申请表应与网上报名信息内容一致。
2. 《单位推荐意见表》
《单位推荐意见表》的电子信息由项目单位负责输入网上报名系统。《单位推荐意见表》在申请人打印申请表时由网上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申请人在网上报名阶段此表不在报名系统中显示)。
项目单位应在仔细确认表中列明的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且无异议后,再针对每位申请人填写内容。未提交单位推荐意见的,或单位推荐意见为“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学术诚信、身心健康方面不合格”、“材料不属实”、“所在单位不推荐”的,不予通过。
3. 邀请信/入学通知书
正式邀请信一般应由外方教授/邀请单位签发,并使用留学单位专用信纸打印。如网申时尚未获得正式邀请信,可先提交意向性邀请信。
4. 国外导师简历
主要包括国外导师的教育、学术背景;目前从事科研项目及近五年内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在国外著名学术机构任职情况等,原则上不超过一页。国外导师简历需由其本人提供并签字,特殊原因外方导师不能签字,可由国内导师或相关专家审核签字。如尚未确定国外导师或无国外导师,可不提供,但需提供个人说明。如有多位导师的情况,请提交实际指导教师的简历(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潜在的导师或合作导师列表见附件1)。
5. 外语水平证明
申请人应按照创新项目外语水平要求提交相应的有效外语水平证明。
6. 学习计划(外文)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应提交外文联合培养计划(1000字以上),并由中外双方导师签字。联合培养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时应提交外文学习计划(1000字以上),并由外方导师签字。如申请人拟在国外进行硕博连读,暂时无法确定导师,则只需国内推选单位审核并签字。学习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行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7. 成绩单(自本科阶段起)
提供成绩单应包括本科、硕士(如有)、博士(如有)学习阶段,直至最近一学期的成绩。成绩单应由就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或有关学生管理部门开具并盖章。如为英语以外语种,需另提供英文翻译件。
8. 学费明细(仅涉及学费资助人员需提供)
申请人是否可申请学费资助,请咨询项目单位。可申请学费资助的,必须提供学费明细。
9. 最高学历、学位证书
申请人所持有的最高学历及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提供。如最高学位在境外大学/教育机构获得,可仅提交学位证书,无需提供最高学历证书。
10.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申请人应上传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包含个人信息、证件有效期和发证机关)。
11.《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材料审核表》(由项目单位上传)
留学人员外语语言要求
一、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类别申请人,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 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 (WSK)”并达到合格标准。要求如下: 英语(PETS5)笔试总分55分(含)以上,其中听力部分18分(含)以上,口试总分3分(含)以上;
2. 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专业语种应与留学目的国使用的语种一致);
3. 近十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或地区连续留学8个月(含)以上,或连续工作12个月(含)以上,或曾以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身份留学3个月(含)以上;
4. 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参加相应语种培训并获结业证书。要求如下:英语高级班结业证书;
5. 参加雅思、托福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学术类)6.5分、托福网考95分;
6. 通过国外拟留学单位组织的对该语种的面试或考试等方式达到其语言要求(应在外方邀请信中注明或单独出具证明)。
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类别申请人,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 英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
2. 近十年内曾在英语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8-12个月)或连续工作一年(含)以上;
3. 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
4. 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6.5分,托福(IBT)95分;
5. 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英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
6. 参加由国外拟留学单位组织的面试、考试等并达到其入学语言要求的,应在外方入学通知书(正式邀请信)中注明或单独出具证明;通过其他语言考试达到国外拟留学单位入学语言要求的(包括托福家庭版TOEFL iBT Home Edition、雅思家庭版IETLS Indicator),须提交成绩单及外方出具的认可该语言考试的证明。
注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除了达到留学基金委的语言要求外,还需满足弗林德斯大学对语言的要求(语言要求见附件2)
三、关于该创新项目外语合格条件的说明
1. 上述外语合格条件系留学人员申请和派出的统一标准,申请时合格且外语成绩证明在有效期内,派出时即可视为外语合格。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结业证书、雅思、托福成绩有效期均为两年。
2.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的证明材料为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成绩通知单。
3. 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的证明材料为学历或学位证书。
4. 曾在同一语种国家或地区留学或工作的证明材料可以提供以下所列任一:
(1)往年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2)可认定留学期限、留学单位和学历的相关佐证材料:
曾在国外取得学历学位人员应提供:国家移民管理局官网打印的本人出入境记录、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曾在国外工作或研修人员应提供:国家移民管理局官网打印的本人出入境记录、曾留学单位及国内派出单位人事部门分别出具的在外学习或工作的证明。
对曾留学国与拟留学国使用语言不一致的,须另行提供曾留学单位出具的工作语言为相应语种的证明。
地理科学学院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组织专人对申请人的资格、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出国留学必要性、学习计划可行性、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学术诚信及身心健康情况等各方面进行评审、考察,如实填写《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材料审核表》,并按要求扫描上传至国家留学基金委信息平台。此表将作为后续审核录取时的重要依据,未提交材料审核表,或材料审核表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将不予录取。
请有意向申报的地理科学学院的专任教师和研究生同学按照上述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材料按照清单列表进行排序,材料命名为:姓名+选派类型,并于2025年2月12日前将申报材料打包后发生到邮箱:cichengzhang@hunnu.edu.cn(项目联系人:张赐成老师;电话:18910247835)。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25年1月9日
附件1,潜在导师和合作导师信息
Name |
Research Areas |
Webpage |
|
Okke Batelaan |
Hydrology; hydrogeology; ecohydrology; GIS/RS |
okke.batelaan@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okke.batelaan |
Martin Breed |
Restoration ecology, plant-soil ecology, land rehabilitation, microbial ecology, genomics |
martin.breed@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martin.breed |
Huade Guan |
Ecohydrology, Hydrometeorology, Isotope hydrology, Urban climate and water, Agricultural hydrology |
huade.guan@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huade.guan |
Sarah Harmer |
Geochemistry, biogeochemistr, mine closure and land remediation |
sarah.harmer@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sarah.harmer |
Jochen Kaempf |
Oceanography, Climatology |
jochen.kaempf@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joechen.kaempf |
Ian Moffat |
Isotope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paleoclimate, archaeology |
jochen.kaempf@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joechen.kaempf |
Jian Qin |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aquatic organisms, aquaculture, aquatic ecology, water quality control. |
jian.qin@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jian.qin |
Margaret Shanafield |
Hydrology, surface water-groundwater interactions, groundwater recharge, arid zone hydrology |
margaret.shanafield@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margaret.shanafield |
Youhong Tang |
Nanomaterials, Chemosensor, Biosensor, Fibre-reinfornced polymers, Nanotechology |
youhong.tang@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youhong.tang |
Adrian Werner |
Hydrology, Hydrogeology, Surface water-groundwater interaction, Water management, Vadose zone/soil hydrology |
adrian.werner@flinders.edu.au |
https://www.flinders.edu.au/people/adrian.werner |
附件2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英语语言要求